四好农村路 幸福新疆行|巨龙跃天山 发展新画卷——一条扶贫路如何撬动帕米尔高原的文旅新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2025-11-19 14:41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浏览量:次
“四好农村路” 幸福新疆行|巨龙跃天山 发展新画卷——一条扶贫路如何撬动帕米尔高原的文旅新生
一条路,能唤醒沉睡的群山,也能叩开新疆的幸福之门。从伊犁河谷的那拉提盘龙谷道,到帕米尔高原的马尔洋公路;从蜿蜒云端的盘龙古道,到诗意流淌的禾木公路——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四好农村路”正以路为笔,以景为墨,绘就着一幅幅“路畅民富、道通业兴”的壮美画卷。它们不仅是穿行于山河之间的交通动脉,更是串联起生态、文化、旅游与民生的金色纽带,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车轮声中生根发芽。如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已化为乡村振兴的“引擎”、新疆发展的“翅膀”,承载着百姓的梦想与期盼,奔向共同繁荣、永续发展的明天。
千回百转盘昆仑 险嶂通途化彩虹
面对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峻岭深壑,依循“依山就势、梯度降坡”的巧思,以639道迂回曲线破解天堑之困。沥青路面缀连防撞护栏与反光标识,观景台与木栈道隐现山间,终使巨龙跃出帕米尔,成就“车在云中行,景随轮轴转”的奇观。
昔日“冬封山径断人迹”,今朝“坦途无阻连心脉”。这条被誉为“高原天路”的盘龙古道(G314线岔口-瓦恰乡段),作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统筹推动的一项重点民生扶贫工程,盘龙古道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被定位为关键农村公路,于2019年7月通车。面对高海拔复杂环境的挑战,塔县交通运输局创新建立“专业养护+牧民协管”机制,通过定期巡查、及时除雪和道路养护显著提升了该路段的保通能力。这条由匠心守护的天路,已成为牧民转场、学童求学与物资流通的生命纽带,生动诠释了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

路引春风度关山 文旅相融万家欢
当车轮碾过海拔四千米的弯道,班迪尔蓝湖的波光与石头城的沧桑在窗外流转,民宿灯火次第点亮山谷,沿线百姓年收入增长三成——这条路不仅连接风景,更开启了“一路通百业兴”的振兴之门。在盘迪尔村,牧民阿依西汗一家的生活因路而彻底改变。盘龙古道通车前,她家主要收入依靠在山谷中放养牦牛和羊,由于交通不便,优质的畜产品常常卖不上价钱。道路通车后,大量游客涌入。2022年,阿依西汗开办了名为“夏尼泊” 的民宿,为游客提供牦牛肉抓饭和奶茶。“去年旅游旺季,我家的民宿几乎天天满房,光是住宿和餐饮的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阿依西汗笑着说。这条路让她家的收入翻了几番。

鹰笛声漫九回肠 文化通衢韵悠长
“今日走过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这句刻在盘龙古道入口的石铭,早已是游客心中的慰藉。2025年,在古道旁新建的“木栈道观景平台”上,当地青年艾克拜尔·吐尔洪与身着彩裙的姑娘翩然起舞。每当笛声划破寂静,他便如真正的雄鹰——展翅、盘旋、俯冲,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为那句石刻寄语注入了滚烫的生命。
游客们在每一个观景台停车驻足。他们举起手机,驻足拍摄雪山环绕的险峻和层层叠叠的弯道,车辙所至,皆是回响。当崭新的柏油路如哈达般铺展至帕米尔高原的最后一处毡房门口,老牧民库尔班·买买提轻轻抚摸着孙子的新课本,眼含笑意:“这条路,真正修到了我们的心坎上。”这条天路,扭转的不仅是地理的隔绝,更成为串联起各族群众共同记忆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今日,“天山脚下路如网,春风已度玉门关”的诗意憧憬,正被交通人用汗水与智慧,写入广袤边疆的现实篇章。
展望“十五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持续践行“交通先行”战略,以更坚实的步伐推进新疆路网建设。更多的“盘龙古道”将蜿蜒于壮丽山河之间,以智慧化的“建、管、养、运”体系,编织出一张促进共同富裕、承载民族团结的梦想之网。
(塔县交通运输局 厅综合事务中心 魏文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 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