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 新疆交通执法系统 “双节”保通保畅工作纪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2025-10-05 18:34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浏览量:次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天山南北处处沉浸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自治区交通运输执法系统全员坚守在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第一线,用一抹“执法蓝”的坚定身影,守护全疆各族群众节日期间便捷出行。
织密安全防护网,筑牢节日出行屏障
“双节”期间,全区交通运输执法系统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科学部署勤务,精准调配力量。各地执法机构依托“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与公安交警、公路养护、应急管理等单位紧密协作,构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协同的立体化保畅体系。
在巍峨的帕米尔高原,执法人员不惧高寒缺氧,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对新藏公路沿线的达坂、桥梁、隧道等重点路段实施全天候动态巡查;在克孜勒苏,依托31处监控点位织就“天眼”网络,实现关键路段全时监测与智能调度;在吐鲁番风区,执法人员24小时严阵以待,随时应对风沙等突发天气。
应急处突彰显担当,守护群众平安出行
10月2日,G30线小草湖三十里风区突发大风,导致部分车辆及人员滞留。面对550余辆滞留车辆、810余名受困群众的紧急情况,吐鲁番执法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联合应急管理、民政、公安、交通等部门,第一时间在沿线收费站实施交通管制,并通过多渠道发布预警提示,全力投入救援保障工作。
在服务区及拥堵路段,执法人员顶风前行,连夜巡查,及时掌握现场动态,有序发放方便面、矿泉水、馕、馒头、榨菜等应急物资,累计提供馕、馒头500余个、矿泉水50余件。执法人员还耐心询问人员健康状况,安抚滞留人员情绪,积极协调联系休息场所,以务实行动诠释“执法为民”的初心。服务区、收费站增设“便民服务岗”,持续调运食品、饮用水和药品等物资,全力保障受困群众基本需求。吐鲁番执法支队积极践行“新疆交通亚克西”服务品牌,通过“日巡+夜巡”模式,持续守护滞留车辆,10月3日早晨道路已恢复通行。
科技赋能智慧执法,提升道路管控效能
面对“双节”期间大幅攀升的车流,全区执法系统充分借助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执法效能与路网管控水平。各地积极推广“互联网+执法”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强化路网运行监测,利用可变情报板、新媒体矩阵等渠道实时发布路况,引导公众合理规划出行。
在治理超限超载方面,采取“固定检测+流动巡查”相结合模式,运用不停车检测系统等科技装备,实现对违法运输行为的精准识别与高效查处。“双节”期间,全区共检测货运车辆万余台次,有力维护了道路运输秩序。同时,通过“集中夜查+错峰执法”等形式,强化对“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的监管,确保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克孜勒苏执法支队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依托已建成的31处道路监控点位,构建起“天眼监控+地勤联动”的立体化执法网络。双节期间,通过视频巡检与路面巡查紧密结合,累计巡查里程达1774公里,检查客货运车辆962辆,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3处,实现了“科技预警、精准出击、高效处置”的闭环管理。
普法与服务并重,传递交通执法温度
节日期间,全区执法系统坚持执法与服务融合推进,将普法宣传融入日常工作。各地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收费站、服务区、货运场站等场所,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司乘人员宣传《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累计开展普法宣传50余场,发放材料万余份。
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同时,各地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执法车辆配备维修工具、急救药品等,化身“流动服务站”;在重点路段设置便民服务点,提供路线咨询、应急救助等服务;针对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实施个性化帮扶,让执法工作在严谨中透出温情。
坚守诠释责任,奉献书写担当
从阿尔泰山麓到帕米尔高原,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伊犁河谷,这一抹“执法蓝”的身影,已成为节日里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用脚步丈量职责,用汗水守护平安,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
以坚守诠释责任,用实干护航平安。新疆交通执法系统在这个“双节”假期,将“执法为民”的宗旨深深镌刻在天山南北的条条大道上,以有力行动体现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深刻内涵,展现出新时代交通执法队伍的良好风貌。下一步,全区交通运输执法系统将持续发扬优良作风,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人民群众平安出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厅综合事务中心 魏文科/文 图片来源于克孜勒苏执法支队、吐鲁番执法支队、新藏公路执法支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